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2-06-17 11:25 来源:

——2022514日在殷都区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殷都区人民政府区长  王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1年及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21年,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新冠肺炎疫情、特大暴雨洪涝灾害、舆情应对等风险挑战,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实施“四区共建”、打造“两区三地”、构建“千年文化古都现代产业新城”的发展战略,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交出了“十四五”第一份优异答卷。全区GDP完成327.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8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4.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5.02亿元。

一年来,我们全力以赴抢抓项目、蓄势积能,产业转型持续升级。坚持项目为王,紧盯钢铁精深加工、精细化工及新能源、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产业,有力促进了主导产业引领转型、传统产业加速转型、现代服务业提质转型35个省市重点项目年度目标投资61.83亿元,实际完成投资77.79亿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主导产业竞相迸发。钢铁、焦化、铁合金三大传统行业整合深度推进。沙钢永兴牵头整合汇鑫、博盛两家钢铁企业产能置换区级公示已完成。利源、顺聚、鑫泰等三家企业大型焦炉及相关配套项目加速实施。安阳新型材料产业园一期4栋标准化厂房建成,12家“小散”铁合金企业整合入驻。在产业集聚区,豫龙管业无缝管等6个项目建成投产,晨盛二期等4个项目正在加紧推进。在新型化工园区,顺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利用CO2制绿色低碳甲醇联产LNG项目一期即将完工,利源氢能项目、顺成10万吨/年甲醇单细胞蛋白生产线项目等一大批优质项目正在加紧谋划和推进。现代服务业厚积薄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提高,完成资本市场直接融资25.3亿元,大家保险、太平洋财险等金融机构入驻我区。商贸物流产业得到推进,安西联络线项目有序进行,安西物流园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此外,通过出台进一步支持现代服务业政策,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吸引力明显增强。文旅产业蓄势待发殷墟遗址博物馆建设有序推进,曹操高陵项目大头落地,马氏庄园升级改造工程扎实开展,跃进渠提升工程全面完成,珍珠泉公园完成修缮并成功创建3A级旅游景区。大力开展学术研讨采风和社会实践活动,全年研学游共接待4万余人次。安钢工业景区、浩宇农庄、焦家坟村成功创建专项性社会实践教育基地。马氏庄园被评为“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河南省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基地。铜冶镇东积善村、曲沟镇东彰武村成功入选2021年度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磊口乡被评为河南省生态旅游示范乡镇。

一年来,我们全力以赴补齐短板、融合推进,城乡品质持续提升。注重协调发展,积极破解旧城改造难题,实现了城市更新纵深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功能不断完善,乡村环境持续改善,功能完备、各具特色的城镇集群已初具规模。建设步伐加快。文源二期等4个在建棚改项目有序推进。改造提升老旧小区63个配套提升社区道路、背街小巷57条建设提升社区服务中心4个对王、新安村进行了改造提升,多个县(区)前来我区学习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先进经验西部片区万金路、龙山路4条道路开始建设。殷三路、华林街等5条断头路实现贯通。重点对文源街街区进行了绿化提升。铁三路、清风街、钢三路等3个特色“网红街”打造基本完成。铁三路被评为全省达标街道示范项目。丹尼斯文惠店项目历经多年搁置重新施工。蓝天蔬菜批发市场等农贸农批市场改造提升工程高质量完工。创文”“创卫等工作持续开展,城市管理水平显著提水冶镇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致力打造安阳西部城市新中心,围绕环境综合整治、道路管网改造、城镇项目开发,实施重点项目42个。基本完成水冶镇风貌特色规划编制。辅岩路西延和文明路北延顺利通车,红塔路、孟蒋路改造提质全部完成,水冶镇区真正实现东西贯通、南北串联。水冶老城区棚改项目完成主体施工,松涛名城等7个商住小区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水冶古城外立面改造接近完工,管网和道路施工正在进行水冶镇被列入河南省第二批“美丽小镇”。小城镇综合整治有序实施。继续推进曲沟等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外立面整治10.5万余平方米、门头牌匾整治3000余处、飞线整治约1.6万米、新建游园8个、绿化补植补栽5万余棵、道路铺油4.3万平方米,整治工作初见成效。老107国道、邺城大道、华祥路两侧等路域环境整治即将全面完工。镇区“脏乱”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环境状况明显改观。

一年来,我们全力以赴涵养绿色、铁腕治理,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坚持精准施策,突出标本兼治,持续强化污染防治,生态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大气污染防治合力攻坚“散污”企业保持动态清零,“散煤”治理持续进行管理精细化、长效化成效明显。支持辖区企业进行绩效升级,27家申报AB级企业通过市级核查。全年PM2.5PM10浓度均值分别下降23.88%、17.24%,优良天数达到206天,同比增加45天。水污染防治精准施策依托“河长制”,河湖“清四乱”持续进行。以漳河为重点,打击河道非法采砂专项行动成效显著。粉红江治理工程全面完成。安阳河系统治理一期工程主体完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保护持续开展,确保了“一渠清水永续北流”。土壤污染防治有力有效。最严厉的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扎实推进。持续开展西部矿山生态修复,7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全面完成,九华山-王家窑矿区生态修复成为全国先进典型。

一年来,我们全力以赴服务三农、蹄疾步稳,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在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基础上持续发力,开启新征程、交出新答卷脱贫成果全面巩固。严格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紧抓责任、政策、工作“三个落实”,健全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守住了全区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围绕“三类人群”新识别监测对象5091309人,实现了应纳尽纳。聚焦农村基础设施提升,投资5271万元实施各类扶贫项目57个。新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76104.3万元。洪涝灾害中严重受损、倒塌的363房全部得到加固或重建。以“大查纠”活动为载体,狠抓问题整改,就业、教育、医疗、救助等政策得到有效落实。粮食生产稳中趋优。扛牢粮食安全主体责任,全力推进农业减灾自救和秋收秋播工作。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2020年度1.1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验收,2021年度1.1万亩项目如期完工。持续发展壮大“谷、薯、菌、椒”四大特色产业,规模和效益进一步提高。都里镇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乡村建设提档升级。深化了“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机制试点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积极推进。重点打造了26个人居环境示范村。对安林路、安姚路、大白线、G341沿途村进行集中整治,“路域环境提升、助力乡村振兴”成效显现。

一年来,我们全力以赴改革创新、优化环境,发展潜能持续释放。深化改革和优化资源配置并重,市场活力持续增强改革活力不断释放。重点改革深入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统筹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审批、核准项目办结时间压缩至3天,备案项目办结时间压缩至半天。落实“一门一网一次”要求,进驻区政务服务大厅事项1361项,进驻率达到89%,审批覆盖率达到100%;梳理政务服务事项1522项,全部录入省网平台,网上可办率达到100%。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国有融资平台改革稳步实施。产业集聚区体制机制改革已全面启动。“万人助万企”活动走深走实。建立解决问题左右互联、上下互通的闭环办理机制,当好企业发展“店小二”,收集和解决规划、土地、融资、环评、不动产等问题90个,区级层面解决率达到100%。为全区118个重点项目、规上企业发放500万元以上大额贷款97.4亿元,15家银行为全区中小微企业发放普惠金融贷款55.88亿元。效能革命已见成效。先后出台了《殷都区人民政府工作落后事项预警制度(试行)》《殷都区人民政府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试行)》等八个规范性文件,着力在工作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上下功夫,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工作日日落实、周周见效、月月出彩。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开展失信专项治理、加强信用融资服务力度、拓展信用场景应用、推进诚信政府建设;加大资源要素统筹调度、统一配置力度,打好能源、电力、金融、土地等要素保障“组合拳”,全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64 个,开工 45 个,推动实体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不断深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稳定性不断增强,我区被评为 2020 年全市营商环境先进县(市、区)。

一年来,我们全力以赴防范风险、根治隐患,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持续树牢底线思维,大力推动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功能聚合、手段综合,全力打造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格局。

疫情防线持续巩固。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完善“平战转换”机制,扎紧扎牢“四个口袋”,提高人、物、环境同防能力。扎实开展全员核酸检测、重点人群隔离、重点对象流调。全区累计接种新冠疫苗100万余剂次,全民免疫屏障正在形成。抢险救灾全面胜利。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科学应对每一轮强降雨天气,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服务受灾企业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复工复产。大力实施灾后重建,谋划实施了一批项目,取得较好成效金融风险有效防范。清收农信社不良贷款2.17亿元,保证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与此同时,着力做好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工作,确保全区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一年来,我们全力以赴改善民生、为民惠民,社会事业持续进步。全年重点民生支出达2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2.56%,保证了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和民生实事圆满办结,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民生福祉全民共建共享教育事业长足发展。殷都初中项目竣工,职教中心项目完成选址和土地预审等工作。22个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完工18个。207个灾后修复重建教育项目全部完工。3个周转宿舍项目2个已完工。保障房项目正在加紧施工。招聘教师232人。稳妥完成9所市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划转接收工作。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依托医疗健康服务集团,县域医疗卫生服务综合效能整体提升,紧密型医共体试点成效明显,全市医共体建设现场会在我区召开。区人民医院感染科病房楼建成投用,新增发热门诊5个,疫情防控能力进一步提升。安丰乡卫生院医养结合中心、铜冶镇卫生院新院正在加紧施工。疾控中心业务楼项目各项准备工作全部完成,中医院整体搬迁正在积极筹划。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基层医疗水平薄弱等问题正在逐步缓解。社会保障造福人民。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021万元,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953人,新增城镇就业 1.2 万人。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为 3800 余名劳动者追回工资 2100 万元。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养老、低保、失业金等兜底资金发放率达到 100%。

各位代表!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本届政府收官之年。过去的五年,是殷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跨越发展、卓有成效的五年。五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汛情舆情等多种不确定因素叠加影响,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在省、市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对标对表、勇往直前,同心同向、攻坚克难,推进了一系列补短板、增后劲的项目,干成了一系列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谱写了殷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五年实干,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始终坚持发展不动摇,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培育取得显著成效。钢铁、焦化、铁合金三大行业整合正在加紧推进,工业、文化旅游、金融、商贸物流等主导产业发展迅猛。累计实施转型升级技术改造项目155个,竣工投产项目93个,产业集聚区、新型化工园区规模大幅提升,平台承载能力持续增强,绿色装配式建筑、精细化工已经成为驱动全区工业发展的新引擎,氢能等新兴产业蓄势待发。殷墟遗址博物馆、曹操高陵、安阳漳河峡谷国家湿地公园等项目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方兴未艾。累计引进各类金融企业313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增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7年的12.7亿元增至25.02亿元。

五年建设,城乡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始终致力城乡建设,以大投入、大手笔、大力度、大气魄,推进大交通、大城建、大水系、大绿化、大振兴,城乡面貌得到显著提升。建成城市道路20条,打通断头路9条,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6个,提质改造老旧小区192个,建成城市公园游园56处。“八纵六横”路网建设加速实施,总长168公里的13条道路、总长1471米的6处控制性工程竣工通车,新改建农村公路217公里、桥梁1576米。完成绿化造林7.15万亩。以跃进渠技术提升及铜冶新型化工园区供水工程、殷都区水生态暨水冶特色小镇项目为代表的一批水系工程全面实施。人居环境大幅改善,打造了41个示范村,完成农村户厕改造7.5万户。镇区形象明显改观,路域环境不断发生新的变化。

五年开拓,深化改革创新释放新动能。勇于打破各种桎梏,向改革要效率,以创新求突破。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农村注入新的活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走在全省前列,成为全国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县(区)。国有平台公司改革正在进行。旧体制、旧机制被打破,新制度、新探索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无限生机。

五年攻坚,三大战役全面夺取新胜利。始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不畏艰难,不断发力,打赢了一个个战役,攻下了一个个堡垒,取得了一个个胜利。完成33个贫困村摘帽、12873人脱贫的任务,高质量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PM2.5PM10年日均浓度值分别下降42.0%41.1%,优良天数较五年前增加21天,水、土环境持续稳定向好。通过在非法集资、问题楼盘、安全生产、金融风险等领域开展风险预警、系统治理,严控增量、化解存量,区域性重大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五年聚力,人民生活品质实现新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财政重点民生资金累计支出94.72亿元。实施省、市重点民生实事71项。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殷墟文物保护工作得到全面加强。解决了22个村庄、4.5万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城镇新增就业8.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殷都高中等20所中小学幼儿园建成投用,实施“全面改薄”“长效机制”等中小学建设项目209个,新增学位12520个,极大改善了全区中小学办学条件。新人民医院建成并通过二甲医院评审,医疗健康集团挂牌运营,乡村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食品安全得到全面提升。国防动员和民兵武装工作全面加强,“一村一警一连”作用发挥明显。城乡低收入人员、特困供养人员、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军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各类群体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加强。统计、气象、地震、保密、档案、史志、科协、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残联、慈善等事业取得新成就。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五年笃行,党员干部履职展现新担当。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强化政治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主动接受各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15件、政协委员提案659件。积极支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履行职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无党派、工商联等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管,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持续推动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紧盯区委的部署、人民的期盼、时代的要求,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发展中突破,承受了经济下行、转型发展、化解风险的压力挑战,经受了疫情防控、防汛救灾、舆情应对、脱贫大考、创卫大考、创文大考的叠加考验,知重负重、和衷共济、风雨兼程、奋力前行,赢得了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改革创新先进单位、全省“十三五”污染防治攻坚战表现突出集体、全省就业创业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区、全省教育宣传先进县(市、区)等多项省级以上荣誉,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委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历届区政府班子持续努力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和社会各界同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殷都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殷都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殷都未来更加出彩。回顾五年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威胁仍未消除。新冠肺炎仍在全球传播,病毒变异加快,疫情防控不确定因素多,外防输入难度大,各行各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二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宏观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企业经营困难还很多,财税增收难度还很大,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特别艰巨。三是产业转型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传统工业占比过高,产品层次低、附加值不高的问题还很突出,发展前景好、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储备还不多。四是干部作风能力仍有待提高。各级干部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意识不强,谋划项目、跑要项目、争取项目、落实项目积极性不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少数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不善为,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务必保持清醒,增强忧患意识,采取坚决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未来五年工作总体思路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我们加快培植壮大产业、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的攻坚期,是转化传统优势、深化开放合作的提升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更是信心满满。区第次党代会已经为我们绘就了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号角,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接续奋斗、干在实处,跑好接力赛、奋进新征程

总体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全面贯彻“十大战略”举措,全力推进“工业强区、文旅兴区、商贸活区、生态美区”建设,努力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城区扩容提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加快绿色转型发展方面走在全市前列,努力创建信用建设示范区、着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示范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全省重要的精品钢及深加工基地、全省重要的新型化工及清洁能源产业基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动殷都全面完成建设“千年文化古都现代产业新城”的宏伟目标,为全省实现“两个确保”,安阳市建新时代区域中心强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古都、出彩安阳发挥强大作用,展现殷都价值和担当

奋斗目标:综合实力实现大跃升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经济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创新对产业转型发展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区域竞争优势进一步突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力争超过全市平均水平。产业转型完成跨越。三次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制造业快速转型升级,服务业比重显著提升,农业稳步迈向现代化,新兴产业持续壮大。精品钢及深加工、文化旅游两大产业支撑作用稳步增强,精细化工、合金新材料两大产业高级化水平显著提升,氢能开发利用等新动能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城乡融合得到大提速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更加完善,新型城镇化实现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取得重大突破。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弱项日益拉长补齐。城乡要素资源双向流动更加畅通,更高水平的以城带乡、城乡融合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基本形成。改革创新取得突破。政府推进改革开放的能力稳步提升,全区营商环境大幅改善,政务服务更加便捷,市场活力明显增强,群众办事更加便利。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交流深入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合作新格局初步形成。民生福祉实现进步。公共服务短板得到显著改善,基本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增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2022年主要工作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全年工作至关重要。我们拿出开局就要奔跑、起步就是冲刺的状态和干劲,紧紧围绕实施“四区共建”、打造“两区三地”、构建“千年文化古都现代产业新城”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落实落细“十大战略”,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经济发展提质提速,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GDP增长7.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21%左右。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四区共建,增强经济发展核心力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四区共建”,大力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努力建设更高质量的实力殷都。

打造工业强区。在开发区以点带面全力打造500亿级精品钢深加工产业基地钢铁整合工作要在上半年完成所有手续办理,6月份开始动工建设在化工园区打造500亿级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推进利源、顺聚、鑫泰新焦炉及配套项目全部投产达效,做好顺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利用CO2制绿色低碳甲醇联产LNG等5个续建项目,服务推进利源10000m³/h燃料电池用氢PSA等9个新建项目,积极做好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等12个优质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落地。加快焦化企业5G+智慧工厂建设,实现管理精细化、智能化。围绕产能入园、集聚发展的思路,推进合金新材料园区标准化厂房二期建设,进一步整合耐材、铁合金等行业,为打造全市合金新材料百亿级产业集群做出殷都贡献。搞好与中国能建集团的合作,促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尽快落地。深度对接中建材、安钢集团等企业,新上一批极具竞争力的好项目。

着力文旅兴区。要以殷墟、曹操高陵为核心,以水冶古、马氏庄园、修定寺塔、跃进渠、安阳漳河峡谷国家湿地公园为重要节点,以渔洋、焦家坟、英烈等特色村落为补充,串珠成链,营销“三日两夜游”精品线路,推动“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发展,加快形成全域化文旅融合产业体系,打造百亿级的文旅产业基地。支持都里、磊口、许家沟等乡镇利用自然禀赋和文化资源,打造豫北地区具有较强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曹操高陵水冶古城要加快进度,早日开放。佰年广益纱厂项目要在年底前正式营业。

繁荣商贸活区。以建设中的安西物流园为龙头,持续推动传统物流转型、新型商贸壮大,将殷都打造成全市最重要的工业品商贸流通集散地。全力服务好安西联络线及物流园区建设。支持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公转铁”,中联铁路专用线开工建设。建成许家沟道路服务区,适时启动其它道路服务区建设。充分发挥金融集聚优势,继续引进一批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大力发展建筑业、电子商务等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加快丹尼斯文惠店商业综合体建设,引导特色商业街区、社区商业协同发展。

构建生态美区。强化大绿化、大生态理念,围绕南林高速、安姚路、清凉山、红旗渡槽周边可视山体,抢抓国储林政策机遇,完成1.1万亩国储林和南水北调生态廊道提升等工程。依托“林长制”,加强林地、草地、湿地资源保护,筑牢林业生态安全防护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和净土保卫战,确保PM2.5PM10、空气优良天数保持“两降一升”,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过境河流断面水质综合达标率100%。支持安阳中联水泥有限公司下庄矿区创建绿色生态矿山。

二、聚焦财税增收,增强社会发展保障力

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利用多方式、多渠道增加财税收入,全面推动财政收入规模和质量同步提高,持续提升争资、引资、融资、聚资和用资的能力水平。

全力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牢固树立“财政保基本、发展靠引资、建设靠融资”的理念,争取国家的钱、用好银行的钱、激活市场的钱,兜牢“三保”底线,撬动社会资本。谋划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28个以上、总投资11亿元以上。紧盯九大专项债券重点投向,发改委、财政局统筹协调,各级各部门配合,新谋划地方专项债券项目50个以上、总投资100亿元以上,争取获批资金8亿元以上。要建立专项债券资金项目谋划、储备、论证、报批、实施、绩效评价的闭环管理机制,探索专项债券资金和重点项目建设融合推进机制,多包装项目、多借船出海,用足用好专项债券资金建设重点项目。

全面强化财政绩效管理。财政局牵头负责,建立更科学的区乡财税分成体制要以事权与责任相适应、支出与财权相一致为原则,提高区级财政统筹能力将非税任务完成情况纳入非税任务单位预算管理并与支出挂钩,与单位年终评先评优挂钩,确保各责任单位依法征收、应征尽征,及时足额缴存。由财政局会同税务局建立重点项目财税评估和纳税分析制度,对拟签约项目、新投产项目的税收贡献度进行预测、监测和评价,形成以效益为标尺的项目建设导向。  

全渠道扩大新增税源。要加强税源管理,进一步完善重点税源和重大项目监控机制,杜绝跑冒滴漏、确保应收尽收。要加强综合治税,重点抓好规范房地产异地注册、规范工业企业产销分离、促进大型商超成立商管公司、堵塞房屋租赁和代理保险监管漏洞等,探索推广税控机重点行业覆盖,确保实现依法据实纳税。要用好招商引资扶持政策,积极引进培育新增税源。有序出让南辛庄地块、郝家桥二期地块等13土地。要以出台的激励机制为导向,增强各乡办开展土地整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力争全年土地整理1800亩以上。

三、聚焦建管并重,增强城乡发展融合力

加快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文明城市,统筹推进规划提标、建设提质、管理提优,持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城市品位质量和人民生活质量,全力推动城面貌、品质双提升。

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持续推进4个在建棚户区改造项目。66个老旧小区及周边6条配套道路、11条背街小巷进行改造提升,年底必须完成。实施城中村提升计划,下大功夫分批进行全方位整治。西部片区4条道路完工通车。打通梅园路(梅东路-太行路)、清风街(钢三路-梅东路)2条断头路,打造铁一路、钢一路、钢二路3条示范街区。完成主城区37座公厕安钢五生活区等5个生活垃圾中转站改造提升工作。每个城区街道办事处要打造一条示范路、示范街。常态化开展城市清洁行动和农贸市场、景区、学校、居民区等重点区域环境治理。坚持实施“网格长制、路长制、楼长制”等有效办法,确保城市更整洁、更有序、更文明。

持续擦亮中州名镇金字招牌。按照县级城市标准谋划建设水冶镇区,着力打造产城融合、人口聚集、商贸繁荣的西部城市新中心。全面完成辅岩路东段改造工程,对松涛路、红塔路、中心广场进行改造。加快7个在建商住小区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年内陆续竣工。加快水冶棚户区改造项目进度,有序启动阜城片区开发。推进水冶古城保护和利用,引进高水平团队进行运营管理。做好国家级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试点工作,赋权增能,为水冶扩大城镇规模、提高发展竞争力、加强城镇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持,让“中州名镇”实至名归。

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综合整治三年攻坚行动”收官为目标,坚持规划引领,突出环境改善,塑造功能完备、容貌提升、各有特色、群众满意的镇区新形象。加快推动安水快速通道提升改造工程,G107互通立交、安姚路综合整治、G341胶海线许家沟段要在上半年完工,对S225、S303部分路段进行改造提升,适时启动S301南水北调大桥工程。对安丰沟、金线河进行修复治理。持续对邺城大道、老107国道、G341、大白线、安姚路等道路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打造规范有序、环境整洁的路域环境。

四、聚焦乡村振兴,增强三农发展撬动力

要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为重点,全面加快特色农业强优、基础功能提升、职业技能富民和集体经济壮大,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论述,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在提质增效上着力使劲。加强“三类人群”动态监测帮扶,持续关注低收入人群,用活用好用足各类帮扶政策,做到“识必帮、帮必实”,筑牢防止返贫致贫“防火墙”。加强项目资金资产管理,统筹合理使用帮扶专项资金发展壮大扶贫产业,谋划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项目41个,巩固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更加注重志智双扶,结合“人人持证、技能河南”行动,鼓励支持就业创业。

持续夯实农村发展产业基础。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着力向耕地要产能、向科技要效益,确保完成全年粮食任务。实施7.6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围绕特色产业,以新型经营主体为龙头,精心打造食用菌、水产、中药材产业园,争创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3个;进一步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市级以上家庭农场1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家

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强示范引领,围绕“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实现‘四起来’”的目标,每个乡镇及涉农街道要打造一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加强农村改厕、垃圾治理和坑塘整治,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公司对农村生活垃圾运转处置进行一体化建设、市场化运作,努力以乡村文明助力乡村振兴。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积极探索改厕后续管护办法。加快城乡一体化供水项目。曲沟、铜冶生活污水厂建成投用,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

五、聚焦改革创新,增强区域发展竞争力

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建设现代化新殷都的关键一招,统筹抓好机制体制改革、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主动融入省市新发展格局,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开发区管委会经济管理和企业服务职能,全面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推行“管委会+公司”改革路径,创新实施“三化三制”改革。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努力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区”。建立“标准地”出让制度,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实现“全承诺、拿地即可开工”。严格园区准入,制定亩均税收、投资强度、容积率等控制性指标体系,与签约预审机制联动,把好园区准入门槛。盘活低效用地,摸清园区土地现状,制定“一企一策”盘活措施。围绕国家级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创建,突出上下游产业招商,谋划建设高端装备制造、钢结构建筑、汽车产业、节能环保、氢能储能产业园区。开工建设标准化厂房、园区道路、公共租赁住房等专项债券项目,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经过3-5年的努力,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亿元,在全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排序中跻身第一方阵。

深化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要坚持“谋划为先、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落地为大”,突出先进制造业等重点产业、长三角等重点区域、行业龙头企业等重点对象、行业协会等重点组织“四个重点”,立足我区优势主导产业,盯国企央企、盯世界百强、盯产业龙头、盯金融机构、盯科研院所、盯商会协会,制定并持续更新产业图谱、专家图谱、企业图谱、人才图谱,画好路线图,打好主动仗。要向发达地区和先进典型看齐,努力运用集群招商、资本招商、“技术团队+资本+项目”招商等新方法,确保全年新签约超亿元项目50个以上,每个乡镇街道新招引至少1个亿元以上项目确保“三个一批”活动走深走实、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根据国家政策导向、项目取向、资金投向,围绕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围绕殷都发展定位、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围绕国土空间规划布局,谋划实施项目89个以上,总投资400亿元以上,力争完成投资150亿元以上。

深化做实“万人助万企”活动“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抓手,全面实行“一线工作法”,县级领导干部、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下沉一线、深入车间,与企业家面对面沟通交流、点对点帮扶支持,坚持“围墙内的事企业说了算、围墙外的事政府全力办”,持续关注土地、融资、用气、用水等企业关切的突出问题,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都落实。要大力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有诉即办”等重点领域改革,落实减税降费,争取涉企资金,进一步为企业减轻负担、助力给力。要实行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联合办公制度,建立项目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和工业项目审批全程代理制度,按照“统一受理、及时抄送、同步审查、集中审批、限时办结”的原则,切实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年底前全区在库“四上企业”数量增长10%以上。坚持政银企双月对接洽谈会机制,积极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要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人力资源机构深度合作,切实解决人才流动问题和用工问题。落实营商环境“十大重点领域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用好营商环境评价“指挥棒”,力争营商环境评价主要指标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六、聚焦底线风险,增强安全发展约束力

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工作闭环,提高社会综合治理能力水平,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牢疫情防线。始终保持“疫情防控付出再大的代价也没有发生疫情的代价大”的危机意识,时刻保持“疫情就在身边,随时可能发生”的高度警觉,高效运转指挥体系,坚持外防输入,落实“四早”要求,扎紧“四个口袋”,不断提升疾病预防、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管控、医疗救治、物资保障六项能力,努力实现“一个力争、两个确保”工作目标,即:力争不发生疫情,一旦发生疫情,确保一个潜伏期内见底清零、确保不出现极端事件和引发重大舆情。

守牢环境保护红线。严查违法占用耕地、私挖乱采、破坏山体、违建别墅、围湖围河建筑、破坏森林草地、露天塑像、违规排放、倾倒工业废物和建筑垃圾等破坏生态环境的“九种情形”,以坚定决心、过硬举措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一切违法行为,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

守牢安全稳定底线。扎实开展安全隐患铁拳清零行动,以铁面、铁规、铁腕、铁心压紧压实各个环节,紧扣责任链条,确保长治久安。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基层火灾防控和灭火救援能力水平。深入开展“三零创建”,着力打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守牢重大风险防线。全力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杜绝新增隐性债务,妥善化解历史债务,确保不发生风险演化和外溢。全力化解金融风险,加大非法集资案件处置力度,坚决完成农信社不良贷款清收。全力化解欠薪风险,加大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力度,加快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全力化解问题楼盘切实维护好广大购房群众的利益。全力应对自然灾害风险,加快灾后重建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七、聚焦民生实事,增强和谐发展向心力

坚持人民至上,集中财力资源,兜牢“三保”底线,重点围绕“一老一少一青壮”,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落实好就业创业、低保、特困供养、临时价格补贴等惠民政策。加大农民工欠薪治理力度,进一步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稳定就业人数。扎实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活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多渠道就业,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900人以上,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提高教育均衡发展。抓好区一中等4所学校在建项目建设,开工建设职教中心等6学校。继续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不少于200名,不断补齐西部教育短板。

提高全域医疗救治能力。加快推进区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建设。区人民医院要持续深化与郑大一附院的合作,提升医疗救治水平。提高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持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快疾控中心、医养结合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各位代表!区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组织、宣传、纪检、统战、人武、政法、法检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支持国网供电、金融机构、网络通信、驻地企业等市场主体健康发展,认真做好老龄、关心下一代、税务保障等各项工作,凝聚各方正能量,促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各位代表!人民政府就是为人民做事、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的,我们将认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顺应时代和人民的新期待,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坚持政治引领,建设忠诚型政府。始终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强化政府系统党的建设,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心怀“国之大者”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谋划和推进工作,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各级党委工作安排不折不扣落实落地。

坚持开拓创新,建设学习型政府。坚持把学习作为政治责任,把创新创造作为抓落实的第一动力,善用市场的逻辑谋事、资本的力量干事、平台的思维成事。深入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弘扬专业精神,完善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必备的专业化知识体系,着力营造看重学习、注重研究、尊重知识、器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抢抓机遇、争先进位、走在前列的意识和能力。  

坚持真抓实干,建设担当型政府。严格执行“13710”工作制度,扎实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推进政府系统作风能力大转变、大提升。强化担当意识,躬身入局,勇于开拓创新。强化紧迫感、使命感,只争朝夕抓落实。发扬钉钉子精神,抓具体、具体抓,切实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少兜圈子,少绕弯子,办事短平快。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拿成果说话、以实绩交卷。

坚持为民务实,建设服务型政府。坚决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牢记“人民”二字,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持续提高政府系统工作效率。保持昂扬的干事创业激情,让再难不推、再苦不叫、再烦不怨在全政府系统蔚然成风为群众、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干成几件大事、办好一批实事。

坚持自我革命,建设廉洁型政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聚焦政府投资项目、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纪律监督等统筹衔接,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政府一般性支出和“三公两费”支出,腾出更多财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保持正风反腐高压态势,坚决支持纪委监委查处各类腐败行为,对群众身边的违纪违法问题保持“零容忍”,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各位代表!新蓝图描绘新愿景,新作为铸就新辉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只争朝夕、勇毅前行,加快推进实施“四区共建”、打造“两区三地”、构建“千年文化古都,现代产业新城”的发展战略而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黄迎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