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政务公开 > 西郊乡 > 公共文化服务

“中原舞蹁跹”河南省广场舞大赛安阳市选拔赛暨殷都区第十届艺术广场舞大赛方案

发布日期:2023-05-05 17:08 来源:

                           “中原舞蹁跹”河南省广场舞大赛安阳市选拔赛暨殷都区第十届艺术广场舞大赛方案


       为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的第二届“惠民文化节”工作安排,特举办“中原舞翩跹”河南省艺术广场舞大赛安阳市选拔赛暨“舞动新时代踔厉向未来”殷都区第十届艺术广场舞大赛。制订方案如下:

        一、活动宗旨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文化活动,提供内涵丰富、高效优质的文化服务,激发广大群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凝聚团结进取、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活动安排

       活动分为筹备发动、选拔比赛两个阶段。

      (一)筹备发动阶段(2023年4月)

       1.制定方案。制定全市活动方案,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参照我区活动方案,结合工作实际和疫情防控要求制定本地活动方案。

       2.广泛发动。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广泛发动各社区(村)群众积极参与,紧紧围绕喜迎二十大主题,牢牢把握时代特征和群众文化活动特点,结合本地红色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民间民俗特色、优质文旅资源、新时代发展成就等编创作品,积极提高群众参与度,在我区形成区乡村三级联动的浓厚氛围。

       (二)选拔比赛阶段(2023年5月至6月)

        1.我区选拔阶段由各乡镇(街道)、村(社区)自行组织选拔推荐,选拔比赛时我区将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集体组织奖、个人组织奖若干,原则上选出3支优秀队伍代表我区参加“中原舞蹁跹”河南省广场舞大赛安阳市选拔赛暨安阳市第十届艺术广场舞大赛。

        2.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参演单位要妥善解决选送作品的肖像权、名誉权等知识产权问题,确保不存在侵权行为。主办方拥有本次展演活动形成的文字、图片、音像等作品的纸媒宣传、广播电视、云平台等全媒体播放权及展示、出版或发行权。拥有在相关非营利性公益活动中无偿使用参演作品各种资料的权利,不再支付稿酬。

        三、参赛要求

      1.参演对象。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组织的广场舞团队,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各行业自办广场舞文艺团队均可报名参加展演。

      2.参加本次大赛选手年龄18—65岁,身体健康;每支参赛队伍人数为30—50人。

      3.作品时长6分钟以内,鼓励反映新时代的作品,鼓励原创作品。

      4.舞蹈专业演员不得参加。

      5.节目编排严禁出现跪、坐、翻、躺、托举、碎步以及长时间独、双、三人舞等小范围表演等违反广场舞规则的表演形式。

       四、相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文广体旅局将定期督导各乡镇办事处活动开展情况,并将其列入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年度考核。要高度重视,安排专人负责,认真筹划,严密组织,深入基层开展培训,进行辅导指导引导。充分发挥我区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将民间文化艺术瑰宝与群众文化活动充分融合,用别具风采的艺术表达,展示我区更加出彩的时代风貌。同时要通过发挥优秀团队,展示精彩节目,总结推广好做法好经验,带动我区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带动基层群众文艺团队和自办文化组织发展壮大,推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水平不断提升。

       (二)坚持正确导向。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规范线上线下活动有序开展,确保政治导向和舆论导向正确。紧紧围绕喜迎二十大主题,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突出我市地域特色,反映民间民俗特点,展示红色革命文化,倡导积极健康向上,倡导美丽清新典雅,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增强精神力量,助力安阳更加出彩。

       (三)做好安全监管。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和应急预案,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做好参演人员的安全教育,确保活动全程无事故。要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和疫情防控指挥部有关要求,制定好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严格执行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具备开展条件的尽量选择通风的户外场地,对活动场所采取严格的环境监测和卫生措施,引导群众坚持科学佩戴口罩等良好卫生习惯,降低聚集性疫情发生风险。

       (四)发挥群众主体。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基层群众为服务对象和表现主体,坚持重心下移,搭建群众便于参与的展示平台,最广泛地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引导群众自我展示、自我娱乐、自我管理、自我提高。



电 话:0372-5135738

邮箱:ydqggwh@163.com









责任编辑:许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