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间容易出现垮塌?
①降雨过程中或稍微滞后,是最频发的时间;②强烈地震或余震过程之中;③开挖坡脚过程中;④水库蓄水初期和河流洪峰期。
山体垮塌前有何预兆?
发生前可能有一些预兆:如堵塞多年的泉水有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水突然干枯,井水位突变等类似的异常现象;滑坡体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它反映了滑坡体向前推挤并受到阻碍,已进入临滑状态;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上隆现象,这是滑坡明显的向前推挤现象。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滑坡体四周岩体会出现小型崩塌和松弛现象。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
山体垮塌不像地震那么难以预测,可以从上期和短期,间断或者连续的监测中得到预防。长期的例如进行地质或者地球物理工作,摸清滑脱体存在的可能,提前预防,例如建筑物远离山体。长期的监测例如可以布设GPS等测网,观测山体等的不断变化,形成预警机制。虽然例如种数,挖设引导沟渠,设置山体覆盖网等手段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滑坡,但这些手段的预防能力还是有限的。
在山区应该注意什么?
七八月份是地质灾害高发期,注意尽量不要选择这一时段去山区旅游。如果需要去山区,应注意:①事先了解当地地质灾害情况,特别注意当天降雨情况。②务必注意地质灾害警示及避险场地标识,以便应对突发情况。③在山谷中游玩时,一旦获得大雨预报、灾害预警或相关撤离命令后,应尽快离开景区,不要抱侥幸心理继续游玩。④切忌在易遭地质灾害威胁的地方野炊和露营等。⑤遇紧急情况时,应听从有关人员疏导,不要擅自攀爬不稳定的山岩或选择危险的路段。⑥遇突发地质灾害应采取正确的逃生方法,一旦被困应选择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⑦应携带必要的急救药品或工具,一旦受到地质灾害的砸伤、挫伤和淤埋,以便自救。
遭遇山体坍塌如何自救?
某种程度上而言,山体坍塌是自然过程,多方因素促成,很难阻止其发生,我们能做的是让他发生时不对或者减少对我们生命财产的损失。①遭遇山体坍塌时,首先要沉着冷静,不要慌乱。然后采取必要措施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避灾场地应选择在易滑坡两侧边界外围。
②遇到山体崩滑时要朝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离原居住处越近越好,交通、水、电越方便越好。切忌不要在逃离时朝着滑坡方向跑。
③千万不要将避灾场地选择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也不要未经全面考察,从一个危险区跑到另一个危险区。同时要听从统一安排,不要自择路线。
④当你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迅速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坎、地沟里。应注意保护好头部,可利用身边的衣物裹住头部。
⑤立刻将灾害发生的情况报告相关政府部门或单位。及时报告对减轻灾害损失非常重要。
⑥滑坡停止后,不应立刻回家检查情况。因为滑坡会连续发生,贸然回家,从而遭到第二次滑坡的侵害。只有当滑坡已经过去,并且自家的房屋远离滑坡,确认完好安全后,方可进入。
⑦及时清理疏浚,保持河道、沟渠通畅。做好滑坡地区的排水工作,可根据具体情况砍伐随时可能倾倒的危树和高大树木。公路的陡坡应削坡,以防公路沿线崩塌滑坡。
⑧专家提示:救助被滑坡淹埋的人和物应先将滑坡体后缘的水排开,从滑坡体的侧面开始挖掘先救人,后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