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3-07-26 15:11 来源: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3年7月17日在殷都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殷都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郭向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殷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为艰辛的一年,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的二十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视察安阳,亲临殷墟,让我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为殷都跨越发展注入了无穷动力。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党的二十大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紧紧围绕实施“四区共建”、打造“两区三地”、构建“千年文化古都,现代产业新城”的发展战略,在疫情反复冲击下顶压前行,在严峻复杂形势下奋力攻坚,全区经济呈现稳定向好、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现代化殷都建设实现新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35.3亿元,同比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97.8亿元,同比增长1.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6.81亿元,同比增长7.14%。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得到较大回升。

一年来,我们坚持项目引领,转型蓄能,“四区共建”步伐更快。聚焦稳住工业、壮大文旅、带活商贸、涵养生态,全力抓项目、促转型、稳增长,39个省市重点项目稳步实施,四期33个“三个一批”项目滚动推进。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7个,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4个。高质量发展动能进一步增强。

工业经济焕发新机。沙钢整合项目正在全力推进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华诚博远一期主体建设基本完成,森海盛项目进场施工。总投资5.81亿元的开发区基础设施提升项目进展顺利。利源、顺成、鑫磊三大焦化新焦炉及配套项目全面完成。利源全球首套20万吨/年焦炉煤气制无水乙醇、顺成全球首个10万吨级绿色低碳甲醇工厂项目成功投产。利源与东方电气集团、顺成与吉利集团合作的一系列氢能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安钢、利源、顺成、鑫磊“5G+”智慧工厂项目初见成效。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8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0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文旅融合绘就新篇。殷墟遗址博物馆主体封顶。殷墟考古文旅小镇一期建成开放。殷墟入口区和宫庙区环境整治工程(二期)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完成。殷墟遗址王陵区、宫庙区保护展示工程(一期)设计方案已通过国家文物局批准,正在积极推进各项前期工作。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协调区、小屯村搬迁等一系列重点项目正在全力推进。安阳(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惊艳亮相。水冶古城开街运营。11座独具特色的甲骨文书屋全面建成开放。磊口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安丰英烈村红色教育基地暨乡村建设、都里生态旅游等一批优质文旅项目有序推进。

三产服务稳中向好。安西联络线项目稳步实施,安西物流园项目征地拆迁有序进行。丹尼斯文惠商业中心主体封顶。引进大地财险、渤海财险、平安财险等优质金融企业。持续深化金融惠企“四提一降”,为全区94家规模企业和重点项目发放大额贷款97.49亿元,普惠金融贷款53.76亿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增强。

生态底色持续擦亮。国土绿化成效显著。全年增绿1.97万亩,创建市、区两级森林乡村24个,全市春季造林现场会在我区召开。10个有证露天矿山修复工程有序推进。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扎实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有效完成了优良天数等年度目标,被评为2022年度安阳市蓝天保卫战先进单位。重点区域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全市重点乡镇生态环境保护规范管理现场会、全市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专责组规范化建设现场会在我区召开。钢铁、水泥33家重点企业“一厂一策”治理深度开展,“三散”治理常态长效。全面落实“河长制”,持续开展河湖“清四乱”及黑臭水体整治,全区河流市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安阳河(西湖闸至殷墟博物苑段)治理工程基本完工。积极开展土壤、农村污染防治,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一年来,我们坚持提质补短,建管并重,城乡融合成效更优。聚焦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力推动基础设施提升、居住环境改善、城乡协调发展,辖区面貌焕然一新。

城市更新提速加力。文源二期等4个棚改项目按节点有序推进。66个老旧小区、6条配套道路及11条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全部完工。铁三路、清风街、钢三路等6个示范街区焕颜升级。建成公园游园绿地9处,改造公厕37座。清风街(钢三路至梅东路)、梅园路(梅东路至太行路)两条断头路实现贯通。龙山路、万金路等西部片区4条道路建设有序推进。龙昇城市广场、新都汇等4个保交楼项目扎实开展,问题楼盘化解成效显著。

路网建设纵深推进。安姚路与邺城大道互通立交节点工程竣工通车。老107、S301提升及安姚路路域环境整治基本完成。殷墟至高陵旅游专线、新S301跨南水北调大桥各项前期工作有序进行。15个交通类灾后重建项目全部竣工。7条干线公路及29条农村公路修复养护全部完成。伦掌镇、都里镇成功创建全市“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

镇区面貌大幅改善。水冶镇辅岩路东段、长虹南路(松涛路至人民路)改造提升全面完成,镇区交通秩序和整体形象得到较大改观。九里沟、铁东路等7个灾后重建项目按要求完工。持续开展各乡镇镇区环境综合整治,镇容镇貌明显改善。

一年来,我们坚持强基固本,多措并举,乡村振兴基础更牢。聚焦产业兴旺、农民增收、宜居宜业,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不断发力,久久为功,农业农村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产业发展基础得到夯实。扛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全年粮食种植面积57.42万亩,总产量22.82万吨。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序推进,2021年度1.1万亩、2022年度5.62万亩全部完成。申报创建以果蔬为主导产业的市级产业园1个,建设面积8000余亩。众兴“鼎都香”小米、“升旺”香菇成功申报市级农产品品牌。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完成招标,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围绕“三类人群”新识别监测对象362户993人,实现应纳尽纳。新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348户782.4万元。实施投资4796万元的各类扶贫项目42个。脱贫人口及三类监测对象3983人实现就业。脱贫人口较2021年人均增收1599元。

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六清”“六乱”整治深入开展。水冶镇茶棚村、铜冶镇李家岗村等11个乡村振兴示范村打造成效明显。4260户农村户厕改造任务全面完成。77个村439条背街小巷硬化工程全面完工。新建、改建乡镇垃圾中转站14个,实现了专业化、市场化运营。

一年来,我们坚持改革驱动,创新赋能,发展活力释放更广。聚焦重点、疏通堵点、破解难点、打造亮点,营商环境、服务质量、工作标准得到全面升级。

放管服改革亮点突出。在全市率先打造了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指挥系统,智慧交通、智慧交管、智慧矿管、智慧平安等4个版块高效运行,智慧服务、精准调度能力得到提升。政务服务“就近办”“掌上办”有力推进,乡镇(街道)政务大厅全面升级。持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一窗综合受理”“跨区域通办”“有诉即办”等便利化改革,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重点领域改革扎实进行。财政体制进一步优化。平台公司整合高质量完成。开发区改革按要求完成。开发区、化工园区扩区修编各项准备工作有序进行。农村“三变”改革稳步推进。先后出台了《殷都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工作或项目指挥部工作规范的通知》《殷都区“三重一大”事项民主决策实施细则》《殷都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操作流程》等制度,政府系统规矩意识、规范意识持续增强。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全面落实上级各类政策措施,及时出台了稳经济、“四保”白名单、支持企业升规纳统、“免申即享”、全力拼经济“二十条”等一系列惠企纾困政策。扎实推进“万人助万企”专项行动,认真开展“安钢服务日”“亲清恳谈日”“政银企对接”等活动,亲商助企谋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开展信用条例宣传、树典范立标杆活动,全量归集信用信息,开展政务诚信建设,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失信治理。2021年度营商环境评价位列全省第11名。

一年来,我们坚持筑牢底线,抵御风险,安全发展大局更稳。聚焦“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以时时放心不下、天天如履薄冰的责任感,打好每一场硬仗,攻克每一次难关,全区大局保持稳定。

疫情大考沉稳应对。面对多轮疫情冲击,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科学决策、果断行动,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疫情。优化防控“二十条”“新十条”政策出台后,突出“保健康、防重症”,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有效保护。

安全生产高压推进。深刻汲取宇天化工“1·5”较大爆炸事故、文峰区“11·21”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教训,全面贯彻安全生产各项规定,扎实推进“事前预防”夯基工程,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重大隐患专项整治,紧盯人员密集场所、电焊及12个重点领域,持续开展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改、大执法,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重大风险切实防范。严格落实省委“123”“321”要求,防汛应急能力全面提升。56个规划内灾后重建项目已完工55个。党的二十大期间信访维稳及重要时期安保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在非法集资处置、无证涉金融服务企业整治、互助社退出、企业担保链等金融风险防范方面坚持稳中提效,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年来,我们坚持民生为要,人民至上,社会事业保障更实。聚焦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实做优民生事业,全年重点民生支出达17.89亿元,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人民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殷都初中、区一中新建教学楼建成投用。职教中心项目开始进场。18个中小学幼儿园项目顺利完工。公开招聘教师278人。钢城小学等8所学校分别被评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省中小学体育艺术“一校一品”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我区被推荐为省“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应用工作试点区”。

医疗服务稳步提升。区中医院医养结合楼、安丰乡卫生院医养结合楼、铜冶镇卫生院迁建工程建设完成。区疾控中心业务综合楼、区人民医院门诊医技楼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建成公有产权村卫生室171个,招聘卫生专业人员151名。全市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医疗保障规范管理现场会在我区召开。

社会保障统筹推进。省、市、区三级29件民生实事全部办结。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594万元。新增就业12033人。持续深化“人人持证、技能河南”行动,完成各类培训22562 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9022人。成功创建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和全省首个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区,“双创”带动愈加显效。强化兜底保障,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养老、低保、失业等政策全面落实。此外,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退役军人、民族宗教、国防动员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绩、展现了新气象。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大力传承弘扬红旗渠、跃进渠精神,在疫情反复来袭、经济运行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团结协作、砥砺奋进、爬坡过坎、精准发力,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全年高质量办结人大议案建议90件,政协提案141件,满意率100%。先后取得全国民营企业调查点工作先进示范单位、全省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应急管理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教育宣传先进县(市、区)、全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区)等多项省级以上荣誉。同时,我们还获得了2022年度落实“十大战略”百条举措、优化营商环境等3项极具分量的市级表彰。成绩的取得极为不易、难能可贵,这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各类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的科学指引,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大力监督支持,凝聚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最胶着最紧张的时期,在企业生产、全区经济最艰难的时期,一大批基层干部奋战在一线,守护全区人民的生命健康,服务全区经济企稳回升。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战斗在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向所有为殷都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向所有关心支持殷都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各位代表!回首奋斗历程,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主要是:产业转型任重道远,钢铁整合提升、氢能发展壮大、文旅深度融合等还需持续努力;基础设施提升的空间依然很大,宜业宜居还有不小差距;防范各类风险依然是头等大事,应对风险的能力还需持续增强;能力作风的提升一刻也不能放松,一些干部担当精神、进取意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下一步,要紧盯这些问题和短板,切实加以改进,努力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破浪前行。

二、2023年主要工作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总书记视察殷墟激励我们勇往直前。今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省上下拼经济之年,也是我们殷都区抢抓机遇、优势再造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借好力、趁好势,坚持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以干在实处推动走在前列,以更强担当争取更大作为,以底线牢固保障人民安全,在全力拼经济“十大攻坚战”主赛道、主战场上奋勇争先,持续谱写实施“四区共建”、打造“两区三地”、构建“千年文化古都,现代产业新城”的崭新篇章。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2%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GDP增长同步。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速,持续增强发展韧性

不断在主导产业转型、优势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培育上下功夫,以大转型促进大发展,以新优势增强新动能,以新业态激发新活力,着力打造竞争力、影响力显著的现代化发展强区。

推进钢铁转型发展。把推进沙钢整合项目作为推动全区转型发展的头等大事,全力服务、加强协调,努力按期建成投产。依托安钢板材、沙钢特钢等优质钢材,大力实施“建链、补链”工程,积极推进森海盛钢结构、远大可建绿色装配式建筑、永通铸管等重点项目,努力打造全省重要的精品钢及深加工基地。

推进焦化延链发展。以精细化工为重点,持续推进鑫泰能源化产回收等焦化行业延链补链项目,确保早日投产达效。加快推进利源与中航发的燃气轮机试验示范基地、利源与中科院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的无水乙醇研发基地、顺成与吉利集团和冰岛CRI公司的CO2制甲醇基地的建设工作,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依托富氢优势,全力支持顺成氢能供应基地、鑫磊焦炉煤气提氢联产液化天然气、长城未势能源全产业链智慧生态等一系列氢能项目落地建设,推动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

推进铁合金集聚发展。积极协助铁合金产业园一期入驻企业完成各项手续办理,加快新建2万平米标准化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加速铁合金企业整合搬迁入驻。创新完善铁合金商贸网上交易,巩固曲沟铁合金品牌优势。

推进商贸物流稳定发展。全力服务好安西联络线及物流园区建设。持续推进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公转铁”,开工建设中联铁路专用线。丹尼斯文惠商业中心项目明年10月份建成营业。大力提升三产服务业,逐步改变“西区挣钱,东区消费”的窘况。稳定发展交通运输业,借鉴外地成熟经验,不断发展壮大我区货运平台。

推进其他行业竞相发展。加快建材行业提质升级,加强工艺技术改造提升,促进品牌水泥制品规模化生产。大力支持各乡镇(街道)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加快打造纱厂办建筑企业总部港、铁西办金融楼宇经济圈、伦掌火锅产业园等各类平台,逐步形成多业并举的新格局。

推进小微企业壮大发展。通过培育扶持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引导促进一批,全力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企转新,推动各类实体经济做大做强,确保全年新增规上企业56家。

推进各类企业创新发展。强化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持续细化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大力开展规上工业企业提质增效活动,组建产业创新研究院1家以上,新增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2家以上,布局建设市级中试基地1家。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企业汇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家以上,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56家,技术合同登记额超过2亿元。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21%以上。

(二)推动文旅产业全面发展,持续厚植发展底蕴

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力实施“文旅+”战略,打造兼具文化和旅游特色的新业态、新主体、新模式,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推进殷墟跨越发展。不折不扣高标准落实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重要讲话精神任务清单》涉及我区的25项任务。全力服务殷墟遗址博物馆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开馆。持续推进安阳河殷墟段两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力争10月底前完成整体提升改造。全力推进殷墟入口区、宫庙区、王陵区、洹北商城、后冈遗址环境整治与保护展示工程等7个重点项目。服务推进好殷墟考古文旅小镇二期、洹河夜游等重点项目,高标准推进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协调区,不断提升殷墟发展能级,努力将殷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璀璨明珠。

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持续完善安阳(曹操)高陵遗址博物馆配套基础设施,加快申报“安阳(曹操)高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努力创建5A级景区。加快马氏庄园游客服务中心征地拆迁进度,确保年内动工建设。马氏庄园水毁修复工程10月份全部完工。安丰英烈红色教育基地下半年开工。都里生态旅游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年底前进场施工。磊口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力争年底前对外开放。统筹开发利用好伦掌火锅、漳河生态、磊口樱桃等特色与亮点,形成多点开花、亮点纷呈的良好局面。有针对性建设完善一批景区周边餐馆、酒店、停车场、厕所等设施,不断提升游客游玩舒适度。继续坚持“三天两夜全域旅游”营销模式不放松,以殷墟为起点,把殷墟、安阳(曹操)高陵、马氏庄园、珍珠泉、水冶古城、李鸿柏庄园、漳河峡谷国家湿地公园、修定寺塔、抗日民主政府旧址、跃进渠、古井村、殷墟考古文旅小镇、新都汇丹尼斯商圈等连成线、串成串,逐步形成“东看殷商文化,北闻三国故事,西游漳河峡谷,南猎塔山风光,中阅马氏春秋、赏柏门珠沼”的全域旅游大格局,努力打造让游客“来了不想走,玩了还能玩”的旅游强区。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坚持文旅、文创、文保一体推进。进一步加大甲骨文宣传力度,向社会展示甲骨文文化、智慧和神韵,不断提升甲骨文知名度。深度策划、持续丰富以殷商文化、曹魏文化等为主题的大型实景演出、大型宣传片、高端文创产品,通过“沉浸式体验”“数字+”“科技+”等新鲜元素的融入,传承历史文化,讲好“殷都”故事,带动旅游发展。充分借助好抖音、微博、公众号等融媒体平台,积极宣传殷商文化、曹魏文化、红色文化、廉政文化,让文物文化“活起来、火起来”,努力提高我区文旅品牌影响力、知名度,打造豫北地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三)推动城乡建设全面提质,持续改善发展环境

立足做强城市功能、做靓城市颜值、做优城市品质,坚持规划、建设、管理并重,促进城市更新大提质、路域环境大提升、镇区面貌大改观,实现城市环境、城市品位全面提升。

加快城市更新,改善居住环境。持续推进4个在建棚户区改造项目,棚改一期年内基本具备交房条件,棚改二期、文源二期、王邵村棚改2024年底全部交付完毕。新都汇、和煦园商住小区“保交楼”项目10月底前全部交付。充分考虑群众需求,实施70个老旧小区及周边22条配套道路、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加快盘活西部片区,龙山路、万金路等4条道路力争早日竣工通车。谋划城市水系连通提升项目,提升城市水域环境。进一步夯实排污排涝能力,改造提升城区雨污管网5800米以上。建设城市绿地、公园游园、立体绿化8处,加强公园、绿地、游园日常养护,努力打造整洁优美的城市绿化环境。深化文明城市和爱国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强化城市管理,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美化城区形象。

加强路网建设,优化路域环境。积极创造条件,实施安水快速通道提升改造工程。殷墟至高陵旅游专线力争早日开工。S301南水北调大桥工程年内完成桥梁坑基施工。G341许家沟道路服务区、河西道路服务区要加快土地出让进度,确保年内进场施工。适时启动邺城大道改造提升、城乡公交一体化等项目,全力打造环境更优美、服务更温馨、通行更便利的交通路网体系。

完善基础设施,扮靓镇区环境。继续加大水冶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城建、交通、商贸、经济全方位提升,打造安阳市城市西部副中心。水冶镇松涛路9月份完工。加快推进水冶镇中心广场改造提升、水冶镇中心商务区开发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从细节入手,完善日常管养提升机制,推进各乡镇镇区环境持续改观。

(四)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力,持续补齐发展短板

持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统筹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继续抓实抓牢“三类人群”动态监测帮扶,深入推进总投资5212万元的43个扶贫项目,把各类帮扶政策用足用好,把各类扶贫资金用准用活,不断壮大扶贫产业,激发内生动力,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筑牢各项保障。

进一步夯实农村产业发展基础。牢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持续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加快2023年度6.7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继续实现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量稳中有升。制定种养大户支持奖励办法,鼓励依靠科技规模种植。依托花椒、果蔬、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发展优势,打造殷都特色农业产业,推动农业全链开发、延链增效。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大力发展更多优势特色农业。将产业园建设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和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努力创建区级产业园2个以上。都里农业特色产业园项目力争全面完工。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争申创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家庭农场2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家。加快城乡一体化供水项目建设,让广大群众早日吃上安全水、放心水。扎实开展“清七跃十”行动,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以殷墟、安阳(曹操)高陵周边农村为重点,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开展“六清”、治理“六乱”,纵深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坑塘整治、背街小巷硬化、“一宅变四园”、“厕所革命”等工作,年底前所有村庄完成“生态宜居星”创建工作。坚持“日巡查、周通报、月排名、季奖惩”机制不松劲,确保环境管护常态长效。

(五)推动环境保护全面加强,持续提高发展成色

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打造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美丽殷都。

持续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大力推进工业源、面源、移动源污染综合治理。深入实施重点企业深度治理、超低排放改造,严控煤炭消费总量,力争年内基本消除D级企业。持续开展“禁燃、禁烧、禁放”工作,守牢“三禁”底线。紧盯施工工地、空闲场院、西部道路等重点区域,持续开展“机械化”大会战和区域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治理扬尘污染。科学精准落实秋冬季环保差异化分级管控措施,不断提高全区11个重点区域管理精细化水平,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专责组规范化建设,努力实现“两降一升”。

扎实开展水污染防治。严格落实“河长制”,坚持“四水同治”,持续开展打击河道非法采砂专项行动。常态化做好5个市控水质断面监测,加强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水质保护,加快安阳河治理进度,实施粉红江、金线河(殷都区段)等重点区域生态治理,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主要河流断面水质和生态稳定达标。持续巩固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成果,严防返黑返臭。

精准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强化土壤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控,推动涉重金属企业绿色化发展。加快铜冶、曲沟等5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强25个农村污水处理站运营管护,切实提升污水处理能力,确保全区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稳步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和绿化提升。加大矿山监管力度,持续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实施绿化造林1.57万亩。强化安姚路、S301等主干道两侧林地的日常养护管理,提高绿化美化水平。

(六)推动要素保障全面升级,持续积蓄发展动能

聚焦功能集成集合、要素齐备齐全,拓宽存量、创造增量、做大总量,全力抓项目、抓招商、抓财税、抓平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强大动力。

在做足资金上用力。始终把财税增收作为稳增长的重中之重。持续开展好“四个专项行动”,巩固稳经济基础。进一步健全机制,综合施策,科技赋能,规范资源税、交通运输税等税收管理,杜绝跑冒滴漏。加快南辛庄、平原制药厂等11个地块出让进度,确保早日挂牌出让。继续把争取政策性资金作为关键一招,紧盯政策导向、资金投向、工作方向,积极对接,全力推进。

在招大引强上用力。继续围绕钢铁、焦化等支柱产业和氢能、文旅等优势产业,紧盯国内外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等开展精准对接,强化大员招商、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以商招商、乡贤招商、驻地招商、图谱招商、商会协会招商,确保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5个,引进省外资金140亿元。完善“招落服”闭环机制,健全跟踪、签约、开工、建设、服务全链条责任体系。严格招商引资考核,狠抓项目落地率、资金到位率,推动项目早签约、早落地、早开工、早见效。

在抓好项目上用力。坚持资金、土地等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保障围着项目转。滚动实施“三个一批”,加快建设总投资279.16亿元的33个省市重点项目,紧盯总投资153.4亿元的70个专项债项目,确保项目建设、资金使用高质高效。结合新机遇、新形势,精准谋划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强的区级重大项目。

在筑大平台上用力。前瞻制定开发区、化工园区发展规划,持续加快两大园区扩区修编工作,力争早日取得突破性进展。统筹推进开发区标准化厂房、产业园和化工园区220KV变电站、污水处理厂、消防站、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增强平台承载能力。持续做大做强国有平台公司,强化市场化运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七)推动改革创新全面深化,持续激发发展活力

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助推发展的关键点和突破口,坚持用心、用情、用力、用功推动改革、谋求创新、提升服务,全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

用心推动放管服改革。聚焦打造更便利、更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全面实行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化管理,深化“无差别综合受理”,加快行政审批制度系统性重塑,推动政务服务全方位深层次变革。持续推动乡镇(街道)政务大厅提升改造,加快村级便民服务站建设,深入推行“一件事一次办”“跨区域通办”“免申即享”“免证可办”等便利化措施,全面实现企业群众办事“就近办、掌上办、一次办、自助办”。深化“互联网+监管”,完善审管联动机制,严格落实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持续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审批制度改革,做到流程再优化、时限再压缩。加快智慧城市项目二期建设工作,推进指挥调度能力全方位升级。

用力深化开发区改革。持续在开发区审批便利化上下功夫、提质效,深化放权赋能,将市、区经济管理权限承接入驻,优化园区服务,努力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企业办事不出区”。进一步激发开发区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的主阵地、主战场作用,注重创新引领,努力破解瓶颈,不断激发活力,推动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塑造竞争新优势。

用功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无事不扰、有诉即办、有求必应、应必有果”,着力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大力倡树尊商、重商、亲商、爱商的浓厚氛围,让企业发展更安心、更舒心、更放心。纵深推进“万人助万企”专项行动,集中开展问题攻坚,加强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最大力度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持续推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实践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持续提高信用信息归集质量,加强重点领域失信治理、拓展信用场景应用,着力打造诚信政府。进一步全面规范涉企检查收费,加大涉企诉讼维权力度,塑造健康发展环境。全力抓好短板提升,力争2022年度营商环境评价进入全省前十,实现“三连进”。

(八)推动群众福祉全面增进,持续彰显发展成果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实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做强教育保障。持续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快推进虹桥中学综合教学楼、水冶镇茶棚幼儿园等18个中小学幼儿园项目建设。实施区一中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启动职教中心项目,补齐职业教育短板。大力推进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国培”区域自选项目,全年培训教师3万人次。继续加大西部教育扶持力度,招聘教师225名,城乡教师交流不少于50名。持续对在校生5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及教学点进行撤并合校,进一步优化学校资源配置。积极推进“县管校聘”人事制度改革及高考、中考制度改革,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做优医疗保障。持续推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加快基层医疗应急救治服务能力提升。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养结合楼力争年底前完工。区人民医院门诊楼二期工程年内开工。区中医院整体搬迁项目抓紧完成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多方筹集资金,加快65个公有产权村卫生室建设,确保年内全部完工。积极探索医联体运行机制,优化城乡医疗机构人员结构,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和服务能力建设。

做稳就业保障。持续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殷商殷才返乡创业,进一步提升创业孵化基地、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区集聚效应。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着力形成依靠人才推动创新、服务发展的浓厚氛围。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活动和“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实现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以上。

做好兜底保障。依法依规提高低保、特困供养救助标准,完善重特大疾病医保救助。持续健全社区养老、医养结合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国防动员工作,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做实安全保障。持续贯彻国务院“15条”硬措施,落实省“50条”、市“55条”具体举措和我区“60条”实施细则。加快推进安全生产“事前预防”夯基工程,坚持“铁心、铁面、铁腕、铁规”抓安全生产,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时刻绷紧防灾减灾救灾这根弦,守牢防汛“金标准”。认真落实“两个责任”,不断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全力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继续筑牢金融、问题楼盘、信访稳定、根治欠薪等各类风险防线,全力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坚持以思想洗礼带动作风转变,以履职担当推动破难攻坚,以浩然正气营造清朗政风,努力打造政治过硬、作风过硬、廉洁高效的人民满意政府。

坚持以政治建设立根铸魂。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努力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把讲政治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认真贯彻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实际工作成效书写担当、诠释忠诚。

坚持让尽责实干蔚然成风。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抓而不实,等于白抓”的谆谆教诲,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大兴调查研究,始终保持奔跑姿态、赶考心态、争先状态,深入一线破难题、解放思想破难题、兢兢业业破难题、一盯到底破难题。以事事争一流、项项拼先进的精气神,全力以赴打好拼经济“十大攻坚战”,努力交出一份满意答卷、出彩答卷。

坚持将依法行政推向深入。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普法学法用法守法意识,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在法治框架内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将“依法依规按程序进行”刻在脑子里,融入血液中,坚决守牢底线、红线。严格执行区政府“三重一大”事项民主决策制度,进一步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监察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持续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全方位、高质量推进政务公开,让政府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让政府工作规范健康开展。

坚持用正风肃纪永葆本色。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新要求,将“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推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坚定不移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扬正气。扎实开展以案促改,聚焦公共资源交易、工程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开展常态化作风整顿、靶向治理。持续精文减会,倡行“四不两直”检查调研,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厉行勤俭节约,严控“三公”经费,把有限资金和资源用在改善民生上、用在保障发展上。

各位代表!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笃行!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重要讲话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勇担使命,踔厉奋发,全力开创殷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实施“四区共建”、打造“两区三地”、构建“千年文化古都,现代产业新城”发展战略再作新贡献。


责任编辑:黄迎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