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政务公开 > 铜冶镇 > 救灾

铜冶镇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发布日期:2024-10-09 15:26 来源:



铜政〔2024〕63号

铜冶镇人民政府

关于2024年防汛抗旱的应急预案


  为使我镇在遇到特大洪水及大旱时,能有效、最大限度的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将洪涝灾害及旱灾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认真落实上级防汛抗旱的重要指示,落实、落细中央省、市、区关于2024年防汛抗旱工作的决策部署,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汛工作主要工作内容

防汛重点区域是石门翁水库、黄龙尾沟(李珍铁矿)尾矿库及石堂泄洪沟。

1、石门翁水库防汛:石门翁水库位于海河流域洹河支流粉红江的支流上,距省道S221(大白线)公路约500m,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小(I)型水库。具体方案是:当汛期来临时,确保水库水位低于185.5汛限水位,如水位接近汛限水位,及时开启输水洞泄洪,当水库水位高于汛限水位时,且大规模降雨以及上游持续有较大来水时,提前摸排河道两岸居民底数,并提前向群众预警应急转移工作, 转移地点:上蔡村安置点。

2、沟渠防汛:铜冶镇境内由石堂泄洪沟、粉红江支流铜冶段泄洪沟及跃进渠东干渠、南干渠、铜冶段,涉及重点村:石堂、富家沟、南西炉、北西炉、官司、化炉、东街、下蔡村、湾漳河汛期前要制定安全度汛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安全度汛。

3、村防汛:各村汛前要组织力量对各项水利工程、防汛抗旱道路、交通车辆、通讯和预警器材、抢险物资和工具进行全面检查,解决存在的问题。有坑塘的村以及跃进渠沿线的村和粉红江沿岸的村,有矿山有矿井的村以及地质灾害点要及早动手,对险要地段进行检查并及时提出处理意见,限期解决,确保安全度汛。同时各村要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孤寡老人、军烈残、学校等危房检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要一一登记造册,限期解决并把处理结果及时上报镇防汛抗旱指挥部。

山洪灾害防御:山洪灾害具有突发性强,防御难度大,毁坏程度高等特点。我镇高度重视山洪灾害防御,把山洪灾害层层落实到村、组、户,落实到人。加强对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检查监测,切实做好预报预警工作。有可能出现险情时,要全力排除并立即组织群众转移,镇转移安置地点:铜冶镇一中,坚决避免人员伤亡。要加强对山洪灾害的宣传和演练工作,利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广泛深入开展防御知识宣传,增强广大基层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防、自救和互救的能力。同时,认真做到地质灾害点防汛抗旱工作,加强巡查,设立警戒,避免因暴雨导致滑坡塌陷等次生灾害发生引发群众伤亡。

二、抗旱工作重要内容

抗旱工作坚持全面规划,统筹乡村,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方针;坚持开源、节流和保护并重,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各村要加强抗旱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推广节水先进技术,积极推行节约用水的生产生活方式;坚持满足生活用水与生产用水相结合,统一管理,科学调度,优先保障生活用水,协调生产生态用水,努力提高抗旱水源利用效率。

三、建立健全防汛抗旱组织机构

防汛抗旱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我镇成立以书记宋珍飞为政委、镇长乔英伟为指挥长的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镇应急办。指挥部内有综合、抢险、信息、转移、后勤、医疗等6个工作组及应急抢险队。建立完善防汛抗旱组织机构,制定防汛抗旱预案和群众转移路线,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当汛情、旱情达到警戒线时,领导干部要第一时间深入一线靠前指挥,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处置,确保沿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根据区域优化属地管理原则,各片负责本区域内所有防汛抗旱工作,分管各行政村成立以村支书或村主任为负责人的防汛抗旱抗旱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各村成立以民兵为主体的应急抢险队15名,每村均可确定1名监测人员,1名预警人员。

四、警报发布办法

接到市、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达的准备命令和转移命令后,应立即采取最快的手段,如:电话、手机、无线对讲机等,将命令逐级传达,情况紧急时,市防汛抗旱办将通过电台、电视台(要求各单位值班人员在大雨或旱灾期间固定专人值班,注意收听、收看)播放,如遇到特别紧急的情况,由值班人员用人防警报器发紧急警报信号,紧急警报信号为:响6秒、停6秒,连续12分钟。

五、转移安置

1、转移安置路线:转移安置路线的确定遵循就近、安全的原则。事先拟定好转移路线,必须经常检查转移路线是否出现异常,如有异常应及时修补或确定新的转移线路。转移路线宜避开跨河、跨溪或易滑坡等地带。

2、转移安置方式:安置地点一般因地制宜地采取就近安置、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相结合的原则。安置方式可采取投亲靠友、借住公房、搭建帐篷等。搭篷地点应选择在安全区内。

3、制定特殊情况应急措施:转移安置过程中出现交通、通讯中断等特殊情况时,灾区各村组应各自为战、不等不靠,及时采取防灾避灾措施。由村干部分头入户通知易发灾害点村民,尤其是夜间可能发生相关灾害时,要保证信息传递的可靠性,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借助无线广播、铜锣、哨子等设备引导转移人员到安置地点。

六、保障措施

1、汛前检查:对所辖区域的重要水利工程、河道险工险段、滑坡危险点及通信、监测、预报预警设施进行全面检查, 统计危险区内常住人口,登记造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到有险必查、有险必纠、有险必报。

2、宣传教育及演练:利用会议、广播、电视、墙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洪涝灾害防御常识,增强群众主动防灾避灾意识;在交通要道口及隐患处设立警示牌;组织对镇村责任人、预警人员、抢险队员等进行培训,掌握洪涝灾害防御基本技能;镇村要组织群众进行演练,熟悉转移路线及安置地点。

3 、严肃防汛抗旱工作纪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相关单位主要领导要负总责,层层落实责任,一级抓一级,确保灾民转移安置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对洪涝灾害防御工作失职、渎职、脱岗离岗、不听指挥的,追究相应责任,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水、雨、旱情报告要及时,有险要速报,会商要及时,指挥要果断;暴雨或大旱天气,镇主要领导及包村干部未经批准,不得离岗外出;严格执行病险水库塘堰控制蓄水,一天一巡坝,大雨、暴雨天气24小时巡查制度;监测、信息组实行24小时值班,确保通讯畅通。

附:1、镇防汛抗旱应急指挥部名单及职责见附表





铜冶镇人民政府

2024年4月17日







附件1:


铜冶镇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小组成员

名单及职责


政       委: 宋珍飞   党委书记

指   挥  长: 乔英伟   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 指 挥 长: 袁兰璞   人大主席

李新朝   党委副书记

成       员: 张  伟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赵院丰   党委委员、副镇长

王  月   党委委员、组织委员、统战

委员

李爱民   党委委员、宣传委员

王小军   副镇长

张永涛   副镇长、派出所长

常超凡   副镇长

姚进峰   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队长

张志刚   平安建设办公室主任

韩建明   副主任科员

李锐锋   三级主任科员


一、综合协调组

组  长:李新朝

成  员:马宪平、周奎辰、付福安、马军波、李凌志、吴志珍

职  责:负责防汛抗旱工作综合调度运用,抢险人员的调配、调度并管理抢险救灾物资、车辆等。

二、抢险救援组

组  长:赵院丰

副组长:程庆林

成  员:黄  勇  李本涛  宋明峰   宋小雪  李喜兵

刘士畅  赵晨伟  许宪宏  李清峰   秦  豪  卜艳文

钟献明  陈明科及搬运站全体人员

职  责:负责组织发出警报,保护人员及重要设备物资撤离危险区域,组织按方案进行抢修抢险,按时完成下达的及抢险突击任务。

三、转移安置组

组  长:张  伟

成  员:董岩岩   张  坤  张志强  宋安邦  张志超

刘小东  呼冠颖   郭计岗  史文玉  王江涛

职  责:负责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及预警通知,做好受威胁群众按预定的路线和地点转移的组织工作,负责一个不漏地到户到人进行转移,同时确保转移途中人员的安全。

四、医疗送治救治组

组  长:王  月

副组长:姚进峰

成  员:杨高亮  宋  鹏  苏  晴  谢月新  程永平

霍东洋  刘  萌  韩奇超  李昱亨  侯  露  程  倩

及卫生院全体人员

职  责:负责抢救及救助工作,保证对伤员第一时间进行最好治疗。

五、后勤保障组

组  长:袁兰璞

副组长:吴常青

成  员:贾秀鱼  李建文  王  伟  张永明 李海江

连俊钰  高杏芬  贾艳茹  郭江航  李振平  马春翔

职  责:负责保障转移到安置点人员的生活及居住。

六、信息组

组  长:常超凡

副组长:马宪平

成  员:崔现芳   杨顺喜  李美云  陈军平  冯贵明

马晓丽  刘婵娟

职  责:负责暴雨洪水及旱情预报、预警工作;掌握降雨、山洪灾害、水库汛情及旱情等信息的接受传达、汇总上报等工作。



责任编辑:李新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