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日,曲沟镇召开乡村道路街道命名地名文化保护名录论证会。此次论证会邀请了专家、文史学者及镇规划人员组成论证组,围绕17个村的拟命名方案展开了深入探讨,旨在让乡村道路的名字既富有文化内涵,又贴合民意。
论证会上,论证组通过实地调研的成果分享和方案研讨,对各村拟命名方案进行了专业评审。在讨论中,专家们对于以历史脉络命名的方案表示认可。比如东夏寒村的“庙西街”,其命名呼应了村子白龙庙的起源,承载着当地的历史记忆;东彰武村的“博学路”,因位于学校位置而得名,既体现了地域特色,又蕴含着对知识的崇尚;曲沟村的 “亚运街”,则是因道路在开亚运会期间修建,具有时代纪念意义。
对于以地理特征命名的方案,论证组也给予了支持。安车村的“朝阳街”,因街道一年四季都能被阳光照耀而得名,形象生动且贴合实际地理情况;东夏寒村的“财神庙西街”,围绕东夏寒财神庙命名,清晰地指明了道路的地理位置,便于识别,且是历史命名延续至今。
此外,村民的意见也成为此次论证会的重要参考。村民们普遍认可“接地气”的名称。西夏寒村的“东南街”,因位于村东南方位而得名,简单明了,村民们觉得非常好记,且是历史沿续街道名称;曲沟村的“靴子街”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这条街东头弯曲的走向恰似一只靴子,更重要的是,“靴子街”这个称呼早已深入人心,是当地村民多年来的习惯叫法,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与独特的地域辨识度,这份自带的“特色感”让它在命名讨论中格外亮眼。
值得一提的是,会上针对部分村的命名进行了专门讨论。曲沟村原本拟命名的西夏寒村的“西北西南街斜路”,因名称过长且表述繁琐,经论证组研究讨论,决定改为“西斜街”,简洁明了,更便于记忆和使用。洪岩村的“村委会街”,被认为没有文化气息,经过讨论,最终改为“政通街”,既体现了村委会所在地的功能,又蕴含着政事通达、百姓和乐的美好寓意,更具文化内涵。
综合评估专家论证及征求意见的结果,曲沟镇 17 个村街路巷拟命名方案整体符合规范与民意。下一步,民政所将根据此次论证会的反馈完善命名方案,报殷都区民政局审批;待方案获批后,将对这些名称设置标准化标识牌,让这些承载着地域文化和民意的地名得以传承。